谈到信仰,不禁让人想起青海的塔尔寺,因为它是藏传佛教的一个发祥地。
每一个到青海的人,往往会带着一颗朝圣的心前往塔尔寺,感受这片热土独特的气息,听着经幡随风飘动的声响,种下最虔诚的信仰。
作为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塔尔寺,每一年都吸引着数不胜数的朝圣者。
因其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而闻名,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
对于信徒来说,宗喀巴大师就是他们的信仰。
宗喀巴是藏传佛教黄教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
他本名罗桑札巴,意为善慧,由于诞生于青海“宗喀”,为示尊重,人们以地名尊称大师为“宗喀巴”。
宗喀巴大师创立的格鲁派是藏传佛教地区影响最广最深的教派,达赖班禅亦是他麾下弟子。
他3岁受戒时,便树立了终生的信仰,此后从未改过初心。
他拜求名师,学于大贤,终悟得大道;他遍览群书,开坛讲佛,终为人敬仰,他笃定的信仰终得偿所愿。
宗喀巴大师的著作《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和《格言精要》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他逝后百年,其创建的黄教备受人们推崇,逐渐成日藏传佛教主流教派,引得无数善男信女皈依潜学。
宗喀巴大师成长的轨迹和隽永的思想一直影响至今,作为藏传佛教的文化符号和精神领袖,他的理念一直是无数信徒坚定的向往。
故我们将宗喀巴大师的原像刻入玉中,设计造型如一颗方糖,由著名唐卡非遗传承人赛志 东智老师原创,谓之佛糖。
想让世人能够借此感受大师的理念,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大师佛堂参悟六百年的精华,便是这块佛糖的前世今生。
宗喀巴大师的形象就如我们的玉饰一般,慈祥睿智,高远博爱。将二者结合,与人链接,仿若与宗喀巴大师同在,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
佛糖的外框线条明朗,弧度自然圆润,光影绰绰,似闪现着宗喀巴大师的佛光。
框内宗喀巴大师端坐莲花台,头戴学者冠,双手结法轮手势,面容慈祥,神情笃定,虽双眼微闭,却还似注视着世间万物,仿若参透了一切。
这份睿智在玉饰中呼之欲出,仿佛他有话要对有缘人讲,显佛家庇护众生、诲人向善的信仰。
整个玉饰画面和谐而美好,平淡中暗藏机理,真实中蕴含思辨。大师的智慧滋养着信仰,让人精神上感受到一丝甜意。
这份信仰,在平凡的生命里,溢出香甜。
佛糖,给你的信仰一颗甜甜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