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田玉,民间有很多的说法,例如乱世黄金盛世玉,黄金有价玉无价等等。但和田玉在买卖的时候总要有个价格,这时候就会出现同一块料子有的人看到100万,但有的人或许只能看到30万的情况,那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你买了一块料,有的人说你买值了,也有人说你买贵了,又该如何解释?今天玉恒文化就跟大家剖析一下。
唯一性
“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是古希腊哲学家的一句名言,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这句话用在和田玉上也是一样的,在这个世界上,你找不出两块完全相同的和田玉。这也就是和田玉的唯一性。即使是雕成一样的两块和田玉,玉质不一样,价值就不一样。玉质差不多的两块和田玉,可能皮色差异又很大,即便同是白玉,也要看白的程度和纯度,如果白中闪青或白中带灰,都会影响到玉的价值。总之,一点点的不同,就会导致和田玉的价格出现差别。
工艺价值
“玉不琢不成器”,和田玉的价值还得看雕工。在玉器界,玉雕工艺品贵在玉料,更贵在工艺,工艺复杂程度和艺术水平高低决定价格的高低,现代玉雕的价值更多考虑的可能是创意、题材、整体的艺术表现力,具备这几个点,在市
场价值上也要高于一般作品。
时间的变化
玩家都知道,子料的价格随着时间的变化明显,比如去市场淘料,这个月两万就能拿下,但到下个月,三万可能也拿不下来了。子料价格随市场变动很大,所以如果你以前几个月的价格去衡量现在的价格的话,价格肯定会有偏差。
但即使是同一块比较好的料子,每个人给出的估价都会有所不同,为什么呢?这就与玩玉的不同人群有一定关系了。
一般来说,如果是散户的话,去原料市场看料,估出的价格会更低,为什么?因为散户对市场的了解偏低,而且更喜欢用一种捡漏的心态去看料子,所以估出的价格就会更低一些。如果是单纯的新手的话,价格单纯靠蒙,估出的价格就更离谱了。
玉本无价,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价格。一尊玉,佛门看到的是禅,道家看到的是气,儒家看到的是礼。所以,不管别人说它值一万,还是说它值一千,只要自己喜欢并从中寻找到玩玉的乐趣,才是最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