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从秦汉到明清,玉石们都经历了什么?

发布日期:2020-04-16 12:06 浏览次数:

汉代崇尚玄学 、道教 、皇权贵族祈求长生不老,渴望得道成仙。汉代玉器采用写实与夸张的创作方法,将人们想象中富有浪漫色彩的仙人生活与现实中有生活气息的人间世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创造了一批精美绝伦 、气势非凡、神气瑰丽、富有梦幻色彩的艺术佳品 。

在玉器的造型上, 采用粗旷豪放 、高度概括、舍弃细节的手法 ,把握对象的神韵气势,注重整体效果。道教是思想、教旨、文化都源于中华本土的民间宗教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 从东汉末年形成 ,南北朝时期已发展成为能与儒 、佛教抗衡的重要宗教流派。

道教对中国玉文化的贡献就是使玉文化在儒家礼玉制度逐渐衰落的背景下能顽强地延续下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而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主要传承载体 。以玉的方式表现为人自身的修炼和长生,生前食玉是为了“生 ”,死后葬玉也是为了“生”。其 “养生 ”“贵生” “不死” “长生”的思想与玉器联系在一起;为躯体不腐、灵魂不灭 , 用玉制作了大量的口塞、鼻塞、玉琀、握玉、金缕玉衣 、银缕玉衣等大量的丧葬玉器。

唐代是中国玉文化、玉器极为重要的转折时期,摆脱了上古玉器以 “礼”为中心和以丧葬玉为主的传统,开创了以实用玉器为中心的新时代,为其后一千多年玉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唐代玉器玉料精美, 数量丰富, 种类多样,工艺细腻、精湛 ,内涵丰富。玉带是最具代表性的玉器, 使用者受身分等级的制约。

《唐实录 》亦有“天子以玉,诸侯 、玉公、卿、将相之带, 二品以上许用玉带。天子二十四銙, 龙文、万寿、洪福等雕文之带, 唯天子方得使用。”唐代玉器以其卓越超凡的品质在中国悠久的玉文化历史画卷中占有光辉灿烂的一页。

宋代玉器纹饰综合发展,各种深浅浮雕、圆雕、镂雕均有特色 ,其中平浅刻和镂空技艺空前高超,具有鲜明的特点 。玉带板的正面、背面纹饰以多层次、复杂又工整的镂空纹饰表现出来。元代玉器除陈设用品愈见功夫外,当时的玉雕艺人已经在雄浑天然的子玉上动脑筋。

《渎山大玉海》是中国玉文化中第一个山子玉佳作,采用深浅浮雕技法,黑绿白变织纹路, 怪兽和海水的完整画面,气势磅礴,风格浑厚,显示出较高的工艺水平。明代玉器内容繁多 ,寓意丰富,构思巧妙 ,技艺精湛。

清代的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玉文化、玉器制作发展的巅峰, 其玉器具有淳朴、简古、精工、细致的典雅风格,尤以山子玉器为世人瞩目。气势恢弘、重达 5 t的大型和田青玉雕《大禹治水》成为中国玉雕的稀世珍宝,是清代玉器的杰作、我国玉器业发展的丰碑。中华民国初期,民间玩玉、赏玉之风盛行 ,玉器纹样造型基本沿用明清风格, 大多以改用、仿古为主,设计简单,工艺精致。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联系电话
0971-8248489
返回顶部